中国医学工程

论著·设备与耗材

  • 连续无创血压监测技术在临床科室中的应用

    肖科;谢春柳;范小彪;何先梁;钟荷仙;

    目的 为帮助医生实时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进行医疗干预,探索一种新的连续无创血压(CNIBP)监测技术,并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 选取2024年3月至9月期间华南地区6家三甲医院的8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临床科室中将CNIBP监测技术与袖带法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测量方式的性能与及时性。结果 共采集778次袖带血压测量数据,纳入统计的有741次。与袖带法的血压测量结果相比,CNIBP监测技术收缩压测量误差为(0.21±6.90) mmHg,舒张压测量误差为(0.12±6.31) mmHg,符合美国医疗仪器促进会(AAMI)标准。结论 CNIBP监测技术能满足临床要求,帮助医生实时掌握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提高患者的血压监测舒适性。

    2025年08期 v.3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 智能药盒在康复疗养中的研究应用

    徐章丞;刘璐;

    目的 为疗养员研制一种便携式智能药盒,实现对疗养用药的量化监测;为满足疗养员安全用药、按时用药的提醒需求,避免用药不当造成的人身风险。方法 该设备采用硬件+智能软件APP相结合的方式工作,以STM32F103C8T6支撑硬件运行,并植入FreeRTOS用于管理操作系统。结果 通过驱动步进电机配合舵机完成药品按时分发与管理、智能药盒温湿度监测、智能照明,短信+APP推送信息,语音提醒功能,绑定用户信息及实时更新时间。结论 该智能药盒使用简便,功能齐全,运行稳定,拓展了对疗养员合理用药的监测范围,对提高康复疗养机构医疗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8期 v.33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 自动洗胃机内循环管路终末消毒处置方案比较

    张文芳;刘涛;柴春丽;朱婉姝;杨林燕;李海燕;郑粉双;

    目的 对自动洗胃机内循环管路使用不同的终末消毒处置方案的消毒效果比较。方法 分别观察消毒处置的三个阶段,即清洗阶段、消毒阶段、放置阶段的不同处理方案效果。结果 热水洗涤剂+多酶清洗剂优于其他,0.5%、1.0%、2.0%浓度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细菌培养结果不具有差异性,放置后实验结果亦不具有差异性。结论 清洗、消毒、放置方法不同对自动洗胃机内循环管路终末消毒处置方案的效果具有影响。

    2025年08期 v.33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 心血管耗材合理使用的真实世界数据评价

    楼婉清;方艳飞;许金阳;郭佳奕;曹敏;徐敏来;虞建华;

    目的 该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RWD),构建心血管内科医用耗材多维度评价模型,从科室运营、医师诊疗行为、耗材品类三个层面探讨其经济性特征,为临床决策和耗材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甲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 62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数据,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三种高耗占比疾病诊断相关组(DRG)病组(FO09Z、FO07Z、FO12B)的耗材使用特征。结果 患者平均耗材费用与住院总费用呈正相关(r=0.708, P<0.000 1)。电生理耗材是主要费用驱动因子,A病区因房颤手术量高导致耗材费高于B病区[(11 628±8 648)元vs .(10 283±7 613)元, P=0.000 9]。实施电生理耗材带量采购政策后,平均耗材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该研究基于心血管内科医用耗材的真实世界数据,从科室、医生、手术层面上分析了耗材使用的合理性,明确了应重点关注的术式、诊疗组和产品种类,对规范化临床用耗行为、精细化管控医用耗材具有借鉴意义。

    2025年08期 v.33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 基于“双改善双提升”探讨公立医院医学装备管理体系构建

    曾思苑;吴巩;文馨;李学辉;

    目的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公立医院需不断提升医疗设备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双改善双提升”(改善医疗服务、改善就医体验,提升医疗质量、提升运营效率)为公立医院设备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技术和管理双轮驱动的管理体系构建,使医学装备从“硬件工具”转变为“高效、智能、人性化”的诊疗核心支撑,最终实现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和运营效率的协同提升。方法 “双改善”优化医学装备管理与使用;“双提升”强化医学装备的价值输出。结果 通过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医院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结论 基于“双改善双提升”背景,医学装备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能够推动公立医院医学装备管理的进步,尤其是能改善基层医院医学装备管理手段,提高医学装备的社会及经济效益,逐步构建区域协同信息共享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2025年08期 v.33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论著·生物材料

  • 聚氨酯三维培养模型用于盐酸阿霉素对前列腺癌细胞剂量与时间效应实验研究

    王晗;黄逸伦;徐芝炫;唐靓;张文元;朱莲;

    目的 探讨以聚氨酯为支架构建前列腺癌三维(3D)模型用于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体外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 该研究采用聚氨酯泡沫支架构建3D前列腺癌模型,进行盐酸阿霉素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的药敏试验,采用CCK-8检测前列腺癌PC-3细胞抑制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PC-3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并均与二维(2D)培养比较。结果 随着盐酸阿霉素浓度的增加或暴露时间的延长,PC-3细胞的抑制率相应增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3D培养的抑制率显著低于2D培养。结论 结果表明,与2D培养相比,该研究中建立的基于聚氨酯的3D前列腺癌模型更好地模拟了体内病理生理状况,更具预测及分析药物能力。

    2025年08期 v.33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 多西他赛复合PMMA骨水泥的体外理化性质研究

    毕玥;王克;邹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多西他赛复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体外理化性质变化,确定最佳多西他赛浓度配方。方法 通过按标准比例混合骨水泥粉剂(Palacos LV)与多西他赛(0.25%~2.00%)制备样品,采用成型、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结构观察、药物释放及细胞毒性测试等方法展开研究。结果 多西他赛的添加对骨水泥机械性能有一定影响,1%以内浓度添加与PMMA+0.00%(control)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结构观察显示不同浓度多西他赛在骨水泥基质中分散情况不同;药物释放测试表明1%多西他赛组在各时间点累积释放量最高;细胞毒性测试评估了不同处理条件下骨水泥的细胞毒性。结论 1%多西他赛复合骨水泥在机械性能、药物释放等方面表现最佳,有望在肿瘤局部提供化疗作用,改善种植体骨整合和患者预后,但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需进一步深入探索。

    2025年08期 v.33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论著·临床研究

  • 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应用研究

    胡洁;朱丽丽;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NGF)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别列为常规组(50例)和NGF组(51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NGF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NG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耳内微循环、炎症指标及听力水平。结果 在不同治疗方案下,NGF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26.35±5.25) s、(16.42±3.27) s,均长于常规组(23.39±5.36) s、(14.28±3.22) s,纤维蛋白原(FIB)(3.23±0.16) g/L低于常规组(4.15±0.41) g/L(t=2.804、3.313、14.910;P<0.05);NGF组的耳内血管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分别为(1.32±0.36) m Pa·s、(3.66±0.45)m Pa·s、(8.35±1.21)m Pa·s,均低于常规组[(2.11±0.46) mPa·s、(4.35±1.72) mPa·s、(10.44±2.38) mPa·s](t=9.622、2.770、4.265;P<0.05);NGF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分别为(8.33±1.28) mg/L、(8.25±1.46) ng/L、(1.45±0.37) mg/L,均低于常规组[(10.29±2.28) mg/L、(10.46±2.37) ng/L、(2.15±0.72) mg/L](t=5.341、5.655、6.163;P<0.05);NGF组0.25 kHz、0.50 kHz、1.00 kHz下的听力阈值分别为(30.31±5.28) dB、(25.42±5.36) dB、(20.49±5.33) dB,均低于常规组[(33.28±5.36) d B、(28.42±5.41) d B、(23.28±5.36) dB](t=2.805、2.799、2.623;P<0.05)。结论 NGF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耳内微循环,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听力水平恢复。

    2025年08期 v.33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 经胸骨上段小切口的David手术与Bentall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王柯;吕建;张正彬;

    目的 对比分析经胸骨上段小切口David手术与Bentall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7例AT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行David手术,45例)和对照组(行Bentall手术,62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ACC)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等术中情况,术中输注血制品(悬浮红细胞、新鲜冷冻血浆、单采血小板、冷沉淀)人数占比情况以及输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ACC、CPB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输注血制品人数占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输注悬浮红细胞、新鲜冷冻血浆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输注单采血小板、冷沉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引流量、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死亡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需二次开胸止血、切口感染、心律失常、胸腔积液、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vid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025年08期 v.33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 早期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吴益明;谷云青;陈翡玲;池响峰;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早期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效率。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5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机器人辅助任务导向训练。比较两组手功能、手指关节主动活动度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手功能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上肢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指关节主动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功能、指关节主动活动度及日常生活功能,提高康复质量和效率,缩短康复时间。

    2025年08期 v.33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 声带息肉患者采用全麻支撑喉镜术配合零度内窥镜治疗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复发研究

    孙稳;

    目的 探讨声带息肉患者实施全麻支撑喉镜术配合零度内窥镜治疗的效果及对手术指标、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接收的声带息肉患者,以不同治疗术式为依据分作两组,46例接受全麻支撑喉镜术治疗为对照组,54例接受全麻支撑喉镜术配合零度内窥镜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嗓音恢复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术后嗓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17.39%)(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84.78%)(P<0.05);观察组术后两周时的中文版嗓音障碍指数(VH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是1.85%,高于对照组(13.04%)(P<0.05)。结论 在声带息肉治疗中,全麻支撑喉镜术配合零度内窥镜的应用可改善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促进嗓音有效恢复,并降低术后复发率。

    2025年08期 v.33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甲状腺癌根治术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程娟;任联胜;李彩霞;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根治术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于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根治术的甲状腺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17)和无复发组(n=53)。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甲状腺癌患者行根治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复发组术后未行~(131)I治疗、肿瘤直径≥5 cm、术前淋巴结转移、未分化癌、TNM分期为Ⅲ+Ⅳ期、腺体包膜浸润患者占比及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均高于无复发组,微RNA(miRNA)-335水平低于无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未行~(131)I治疗、肿瘤直径、术前淋巴结转移、未分化癌、TNM分期、腺体包膜浸润、miRNA-335、Tg、TgAb均是影响甲状腺癌根治术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NA-335、Tg、TgAb预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1年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0.821、0.852;敏感度分别为0.706、0.824、0.824;特异度分别为0.906、0.811、0.925。结论 影响甲状腺癌根治术后1年内复发的因素包括术后未行~(131)I治疗、肿瘤直径≥5 cm、有术前淋巴结转移、未分化癌、TNM分期Ⅲ+Ⅳ、有腺体包膜浸润、miRNA-335高表达、Tg高水平及TgAb高水平等,临床随访时可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继而及时实施干预措施。

    2025年08期 v.33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郭学文;李志慧;梁慧;李雪梦;尚亚东;程仁力;

    目的 比较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研究纳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共118例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住院患者,分为DCB组(46例,DCB治疗)和DES组(72例,DES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晚期管腔丢失(LLL)、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广泛性焦虑自测量表(GAD-7)评分、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分及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DCB组LLL优于DES组[(0.13±0.09) mm vs.(0.17±0.08) mm](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TLR(2.2%vs. 2.8%)、MACE(6.5%vs. 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DES组GAD-7评分、PHQ-9评分及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高于DCB组(P<0.05)。结论 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DCB治疗急性STEMI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不劣于DES,并且在减少患者心理疾病方面优于DES。

    2025年08期 v.33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纤维分体桩超瓷髓超嵌体对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应用价值

    刘影;刘彦彦;

    目的 观察纤维分体桩超瓷髓超嵌体对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纳入开封市第三人民医院(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 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牙体缺损患者,应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别列为合金组和纤维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修复治疗,合金组的修复材料为合金分体桩髓超嵌体,纤维组的修复材料为纤维分体桩超瓷髓超嵌体,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咬合、咀嚼功能,牙周指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应用不同修复材料后,纤维组的修复体完整度、颜色匹配度、边缘适合性、边缘着色率、牙龈健康等方面合格率分别为94.00%(47/50)、92.00%(46/50)、94.00%(47/50)、92.00%(46/50)、90.00%(45/50),均高于合金组[60.00%(30/50)、62.00%(31/50)、64.00%(32/50)、62.00%(31/50)、60.00%(30/50)](χ~2=16.319、12.705、13.532、12.705、12.000,P<0.05);纤维组的咬合力、平均咬合压强、咀嚼效率、咀嚼速度分别为(25.44±5.28) kg、(6.33±1.26) MPa、(88.24±10.35)%、(75.22±10.46)次/min,均高于合金组[(22.35±5.33) kg、(5.45±1.44) MPa、(83.35±10.28)%、(70.34±10.22)次/min](t=2.912、3.252、2.370、2.360,P<0.05);纤维组的牙龈指数(GI)、牙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值(AL)分别为(0.84±0.13)分、(1.05±0.23)分、(2.94±0.33)mm、(1.45±0.26)mm,均低于合金组[(1.22±0.35)分、(1.61±0.28)分、(3.35±0.36)mm、(2.33±0.29)mm](t=7.197、10.928、5.936、15.976,P<0.05);纤维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0%(2/50)]低于合金组[22.00%(11/50)](χ~2=7.162,P<0.05)。结论 纤维分体桩超瓷髓超嵌体可优化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对增强患者咬合、咀嚼功能,改善牙周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2025年08期 v.33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综述

  • 关于中国与尼日利亚医药监管合作路径的探讨

    徐晓华;苏园园;黎飒;陈茜;涂嘉睿;李其达;

    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未来3年,中方愿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深化中非合作,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其中卫生健康伙伴行动是十大伙伴行动之一。尼日利亚作为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和GDP总量最大国,凭借其庞大的医疗需求和持续扩大的市场容量,稳居我国在非洲的第一大医药贸易伙伴地位。在此背景下,推进中尼医药监管合作对提升两国医药产业竞争力、构建中非卫生健康伙伴关系意义重大。该文聚焦中尼医药监管合作,通过对比两国医药监管体系的异同,分析两国医药监管合作面临的挑战,并研究国际医药监管合作实践案例,进而探讨中尼医药监管合作路径。该文建议通过建立中尼两国双边对话机制、优化医药领域审评审批机制、聚焦医药重点产品领域等路径,推进中尼医药监管合作,探索中尼双边医药一体化监管模式,促进中尼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2025年08期 v.33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经验交流

  • 血清ChemR23、PAD2、PCT水平联合检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王聪;胡升阳;宋琪;

    目的 研究血清趋化因子受体1(CMKLR1/ChemR23)、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2(PAD2)、降钙素原(PCT)水平联合检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15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治疗后28 d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42)、预后良好组(n=114),对比两组血清ChemR23、PAD2、PCT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析3项血清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各指标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血清PAD2、PCT、ChemR23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比,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ChemR23、PAD2、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3项指标是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hemR23、PCT、PAD2水平联合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2,明显高于单一指标检测(0.813、0.798、0.833)(P<0.05)。结论 血清ChemR23、PAD2、PCT水平与患者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可为预后预测提供有效参考。

    2025年08期 v.33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 CRSwNP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对嗅觉功能、鼻腔功能的改善作用

    邵滨峰;王佳;张世涛;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对嗅觉功能、鼻腔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淮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CRSwNP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和中鼻甲成形术组,各42例。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进行鼻内镜下中鼻甲部分切除术,中鼻甲成形术组进行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嗅觉功能(Lund-Kennedy评分)、鼻腔功能[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至前鼻孔距离(DCAN)、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及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 术后1个月,中鼻甲成形术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90.48%)(P<0.05);中鼻甲成形术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短于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P<0.05);术后1个月,中鼻甲成形术组嗅觉功能评分低于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嗅觉减退改善程度优于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P<0.05);术后1个月,中鼻甲成形术组NMCA、NCV高于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DCAN、NAR低于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2.38%vs. 7.1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比较,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治疗CRSwNP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更好地促进鼻腔和嗅觉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2025年08期 v.33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 阿帕替尼、替吉奥对一线治疗失败胃癌晚期患者的预后影响

    张楠;田永京;

    目的 探讨一线治疗失败胃癌晚期患者应用阿帕替尼、替吉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96例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选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所有患者均来源于南阳市肿瘤医院,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采用替吉奥片治疗)和研究组(48例,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两个疗程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胃黏膜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6.25%、81.25%,高于对照组(35.42%、60.42%)(χ~2=4.196、5.042,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t=11.714、6.887、7.904,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胃蛋白酶Ⅰ(PGⅠ)指标水平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胃蛋白酶Ⅱ(PGⅡ)、血清胃泌素17(G-17)指标水平及幽门螺杆菌抗体(Hp-Ab)阳性率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t=12.105、13.532、8.710,χ~2=11.658,均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腹泻的发生率及生存率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7、0.211、2.224、0.511、1.235,均P>0.05)。结论 针对一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晚期患者,应用阿帕替尼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提高近期疗效,还可对胃黏膜病理状态起到改善作用。

    2025年08期 v.33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 超声龈下刮治术联合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伴牙髓病变对牙周临床指标的影响

    文兰;薛洁;朱清;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牙周炎伴牙髓病变患者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超声龈下刮治术治疗对牙周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信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牙周炎伴牙髓病变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参照组患者进行超声龈下刮治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龈下刮治术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牙菌斑生物膜外、中、内层活性,牙周指标[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以及胃肠道反应、失眠、局部肿胀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CRP、TNF-α、IL-6、IL-1β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显著降低,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更低(t=9.431、14.704、12.013、6.769,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牙菌斑生物膜外、中、内层活性相较于治疗前,显著降低,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更低(t=30.976、13.186、21.395,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BI、PD、GI、PLI相较于治疗前,显著降低,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更低(t=7.833、7.070、11.523、5.468,P<0.05)。经过临床治疗参照组、研究组的胃肠道反应、失眠、局部肿胀发生率为6.67%(4/60)、10.00%(6/6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6, P>0.05)。结论 超声龈下刮治术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伴牙髓病变患者可减轻龈沟液炎症反应,降低牙菌斑生物膜活性,改善牙周指标,安全性良好。

    2025年08期 v.33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马远征;李子阳;张智星;

    目的 探讨牙髓血运重建术在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7例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患者分为实施根尖诱导成形术的对照组(n=48)和实施牙髓血运重建术的观察组(n=49),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牙根情况、炎症指标、并发症。结果 术后1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牙根长度、牙根管壁厚度、牙冠根比均高于术前,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炎症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81.25%)(χ~2=5.626, P=0.018);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27.08%)(χ~2=6.005, P=0.014)。结论 牙髓血运重建术对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牙根生长,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25年08期 v.33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 低分子肝素钙对重症脓毒血症CBP治疗患者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武文雅;闫伟华;解德富;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钙对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该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15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各7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CBP和普通肝素治疗,试验组使用常规药物、CBP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肾功能指标、凝血动力学指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0_2)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更高(t=11.311,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肌酐、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凝血酶时间(T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更低(t=16.840、4.836、8.162、3.469、5.375、8.624、11.305,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临床治疗对照组、试验组的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滤器和管道凝血、出血总发生率为21.33%(16/75)、5.33%(4/75),经统计学比较,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χ~2=8.308, P<0.05)。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好。

    2025年08期 v.33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 丁螺环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许跃华;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于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在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度洛西汀肠溶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螺环酮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6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352, P<0.05)。治疗后3周、6周,两组患者数字疼痛评分(NRS)均有所降低,在治疗后6周,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t=2.897、6.520,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周、6周,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_(HAMD-17)=6.131、7.929, t_(HAMA)=4.056、10.069,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周、6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_(MoCA)=6.353、4.189,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39.58%,经统计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5, P>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丁螺环酮可有效降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缓解身体的疼痛度,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2025年08期 v.33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 胸腺肽注射液辅助抗菌药物及NAC雾化吸入治疗COPD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气道炎症观察

    李闯;郎波;

    目的 探讨胸腺肽注射液辅助抗菌药物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雾化吸入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气道炎症影响。方法 纳入开封市中心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84例COPD并肺部感染患者,遵循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雾化吸入组与联合组,均为42例。两组均提供常规抗菌药物治疗,雾化吸入组加用NAC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在雾化吸入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肺部感染评分(CPI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血气指标[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气道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雾化吸入组(80.95%)(P<0.05);联合组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雾化吸入组(P<0.05);治疗后,两组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雾化吸入组(P<0.05);治疗后,两组OI、PaO_2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雾化吸入组(P<0.05);治疗后,两组PaCO_2、IL-6、PCT、TNF-α、EOS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雾化吸入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4.29%vs.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注射液辅助抗菌药物结合NAC雾化吸入在COPD合并肺部感染治疗中效果确切,可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减轻肺部感染严重程度,改善机体血气状态,降低气道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值得应用。

    2025年08期 v.33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全麻下儿童全口龋齿治疗中对术后躁动的影响

    范端阳;孟海燕;

    目的 探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全麻下儿童全口龋齿治疗中对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80例因龋齿而进行全麻手术的患儿,所有患儿均来源于郑州植得口腔医院,选取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低剂量及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患儿的例数分别为26例、27例、27例。采用6%~8%七氟醚吸入,待患者入睡后,建立静脉通路,静脉顺次推注咪达唑仑注射液0.5~1.0 m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1μg/kg,丙泊酚乳状注射液2 mg/kg,顺阿曲库铵0.15~0.20 mg/kg,面罩加压呼吸,经鼻腔气管插管,吸入1%~2%七氟烷,静脉泵入丙泊酚5~8 mg/(kg·h),手术开始后,给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患儿采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输注,并以0.2μg/(kg·h)的剂量维持,而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患儿则采用1μg/kg的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输注,并以0.4μg/(kg·h)的剂量维持,对照组患儿在术中仅采用七氟醚、丙泊酚维持麻醉。将三组患儿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镇痛、镇静效果,以及不同时间点Ramsay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T3、T4时高剂量及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患儿收缩压(SBP)、心率(HR)指标水平比对照组低,T3、T4时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HR与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比降低,T3时高剂量组SBP指标水平比低剂量组降低(均P<0.05);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患儿拔管时间相较于对照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延长,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儿童麻醉苏醒谵妄评分法(PAED)评分均相较于对照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下降(F=24.720、108.374,均P<0.05);术后15 min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患儿Ramsay评分相较于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下降(t=6.002,P<0.05);术后30 min三组患儿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全麻下儿童全口龋齿治疗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处于稳定状态,并减轻苏醒期躁动,提高苏醒质量。

    2025年08期 v.33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正>《中国医学工程》杂志(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201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4983/R),月刊,公开发行,被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维普网、万方数据、美国化学文摘(CAS)、《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等全文收录。本刊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

    2025年08期 v.33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下载本期数据